辅助学步成卖点
定价远超普通鞋
记者在北京、湖南、浙江等地走访时看到,一些商场的儿童用品商店,纷纷推出“机能鞋”“学步鞋”等多款热销产品。
调查中,记者看到,“学步鞋”和“机能鞋”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一双不等,超出普通儿童鞋不少。
记者注意到,“学步鞋”和“机能鞋”在产品宣传中,突出强调设计理念和科技感。同时,大多数销售人员还强调,孩子从学走路开始就要穿“学步鞋”“机能鞋”,否则将影响他们的足弓发育。
调查中记者看到,目前市场上热度较高的“学步鞋”“机能鞋”,还采取分年龄段、多区间定价策略,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足部发育特点,将产品细分多个类别。例如,6至8个月大的婴儿可穿“本体感鞋”,8至18个月则推荐“关键鞋”,之后还有“稳步鞋”“跃步鞋”等,适用年龄跨度从8个月一直覆盖到12岁儿童。一些家长从孩子爬行期、学步期,也就是8至15个月时,就开始购买“机能鞋”“学步鞋”。
记者发现,不同品牌的“学步鞋”和“机能鞋”,卖点大同小异。除了商家宣称的设计和功能以外,最大的卖点就是:孩子人生起步阶段的鞋不能马虎,这类鞋针对儿童生理特点设计,有利于孩子足部发育、养成正确步态。
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桑军:“儿童机能鞋”这个词是来源于国外,“机能”这个词,在日语里是“功能”的意思。对于学步阶段的儿童,其实我们是推荐光脚的,这样的话对足底的刺激会更直接,也有助于小孩足部发育。
宣称功能“强大”
有科学依据吗?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部分“学步鞋”前掌易弯折、强化后跟支撑等设计,确实有其合理性,但其宣称的矫正步态、预防扁平足等附加功能,并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过分相信“学步鞋”“机能鞋”的宣传,一些家长误将它们当作具有治疗功能的产品。在医院骨科采访时,记者就遇到有一两岁的孩子,穿着“机能鞋”前来就诊。
据了解,小患者1岁时出现足部外翻,一家儿童鞋专卖店销售人员推荐家长购买“机能鞋”,说穿上后可以矫正步态。经检查后,医生表示,“机能鞋”对孩子足部发育问题,没有任何治疗效果。
但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就有一些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孩子从学步阶段开始,一定穿“学步鞋”“机能鞋”,否则会导致扁平足等问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魏红玲:在婴儿期也就是0到1岁阶段,足底充满了脂肪垫,看似是扁平的,其实这种是正常的现象。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主任 杨光:我们一般认为3岁以前孩子足弓都是比较扁的,随着年龄长大,一般4到6岁以后,逐渐形成了足弓,这是孩子正常发育过程。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记者点开这些“学步鞋”“机能鞋”的网上品牌旗舰店了解相关性能,但是在电商平台的旗舰店里,这些产品的详细介绍中,却找不到任何有关涉及预防或治疗扁平足的功能性介绍内容。
专家告诉记者,“学步鞋”“机能鞋”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但医学上无法验证这些功能设计是否能在儿童足部生长发育、疾病预防、走路姿势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主任 杨光:这些“学步鞋”有一定舒适性,但对于其宣称的辅助治疗O型腿、扁平足等“功效”,并没有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
采访中,专家表示,儿童如果出现俗称的内八、外八等走路姿势,不一定就是足部疾病引起的,可能存在多种诱因,与是否从小坚持穿“学步鞋”没有必然关系。
专家建议,为学步期的孩子选鞋不用局限于某个品牌或某种特别的设计,也无须花费高昂的代价,把控好两个特点即可。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主任 杨光:首先是鞋不能太软,否则起不到支撑作用;其次,鞋帮的高度最好能覆盖脚踝。至于足弓发育,适当接触地面、进行运动,就是最好的足弓刺激,并没有某种特定的鞋或姿势能更好地促进足部发育。
一些“机能鞋”,为了增强产品专业性和可信度,打出所谓“符合骨科医生推荐”等宣传语,专家提醒家长,要警惕这类宣传内容,切勿被忽悠。
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严安:在6~12个月的阶段,孩子刚刚学习爬行站立,这个时候我们更多地应该不让孩子穿鞋,只需要袜子就够了。让他尽可能用脚面感受地面反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科主任 杨光:如果6岁以上孩子的足弓还明显比较扁平,或者影响他养成正确走路姿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在专业测量之后,给孩子个体化定制矫形鞋,这和市面上的“学步鞋”不是一回事。
专家还表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扁平足的倾向,首先应从日常习惯入手进行排查,比如孩子的体重是否超标、是否有不良坐姿或站姿等。这些因素更可能影响足部的正常发育。
在采访中,专家们普遍认为,孩子的学步和足部发育是自然过程,过度干预反而可能打破平衡。与其依赖 “神奇” 的“学步鞋”,不如给孩子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探索中自然成长。
渲染育儿焦虑?
理性购物,勿上当!
高价“学步鞋”的营销套路极具迷惑性,导致上当受骗的家长不在少数。商家精准捕捉家长“给孩子最好的”心理,通过“1/3弯折设计”“专利防滑技术”等看似专业的术语,将产品与儿童发育需求进行绑定。店员和客服则以“同龄儿童家长推荐”“专利技术”等为话术,再加上“减少摔跤”等效果承诺,让家长产生“不买就是亏待孩子”的焦虑感。很多家长在“为孩子发育投资”的心态驱动下,即便价格高得离谱,仍选择咬牙购买“学步鞋”。
“学步鞋”营销套路的危害首先体现在家长为未经验证的“附加功能”支付高额溢价,其实是交“智商税”。对于市面上的“学步鞋”,有专家指出,所谓“科技含量”多为品牌自说自话,普通童鞋完全能实现相同的基础功能。这种通过增加“科技含量”的方式抬高产品价格的营销方式,一方面导致家庭育儿焦虑和经济负担加重,另一方面还可能使得一些家长因盲目追求高价产品而忽视儿童发育的个体差异。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营销套路已形成一条“育儿焦虑产业链”。
学步鞋之外,更多打着“科学育儿”旗号的产品接踵而至。提供一份口腔黏膜样本,通过基因检测分析,就能知道孩子的智商、情商、音乐、运动等天赋结果;贴上“婴儿用”的标签,普通饮用水“身价”便能上涨几倍;打着“纯中药配方”“草本抑菌”旗号,违禁添加激素的儿童护肤品却莫名热销……
就破解这类营销套路而言,医疗机构应发挥专业优势,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用权威数据缓解育儿焦虑;电商平台则应进一步完善产品准入审核,禁止商家使用“专为减少摔跤设计”等缺乏依据的宣传话术。此外,提升消费者对营销话术的辨识能力也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应强化科普宣传,通过家长课堂普及儿童发育规律等科学知识,让家长充分理解“摔跤是学步必经阶段”“孩子学步有早有晚,家长不必焦虑”等育儿常识。
高价“学步鞋”的营销套路,是育儿焦虑被商业机构利用的缩影。对此,唯有帮助家长普遍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同时以监管堵住营销漏洞,方能杜绝亲子之情被不良商家裹挟利用。
眼下,酷暑难耐,可在内蒙古一个名为化德的小县城,却正在为抵御寒冬忙碌着。这个人口只有五六万人的边陲小县,不论是服装园区,还是家庭的
每个宝宝跌跌撞撞学走路,本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儿。可是眼下,各地不少销售场所推出宣称能防摔能辅助学步的学步鞋,在不少销售人员口中,这类
正值暑假,不少医美整形机构又迎来了整容的热潮。医生介绍,近年来整容低龄化趋势愈加明显,以前是准大学生想趁暑假悄悄变美,现在越来越多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度报告。6月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
这不算是多大的创业——卖手链、发绳、T恤、袜子、手机壳、娃衣、宠物骨灰盒……做多巴胺色系又防滑的瑜伽袜,为头发浓密的人提供更大尺寸
为什么有的人吃啥都不胖,而有的人喝水都长肉?为什么有的健身人士能轻松减肥增肌,有的却事倍功半?为什么有人喝酒马上断片,有人好几瓶下
炎炎夏日,衣橱里的小背心都穿上了吗?2025年春夏时尚趋势中,无袖时装的设计大多呈现轻盈、自由、舒适的特质,而软、轻、薄、透气面料的流
男人的消费不如狗这个梗的含金量还在上升。近日,九牧王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净利润同比大增200%—260%。然而,仔细查看财报可以发
大刀阔斧改革了一年的美邦服饰依然没有找到重振业绩的方法。根据美邦服饰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约700万—1000万
时值盛夏,防晒衣、遮阳帽、防晒面罩等产品销量持续火爆,但相关产品数值虚标、面料成分造假、过度营销科技概念等行为则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消
连日来,高温热浪席卷各地,清凉经济迅速升温。各大商超市场上,防晒衣、冰丝袖套等防晒降温产品热度随气温上扬,清凉服饰成民众购衣首选。
本周(7月14日—7月18日),首款产品2天售出18万单,东方甄选第二款卫生巾7月19日上市;合成洗涤剂制造工、肥皂制造工标准开发列入国家开发
南极电商上半年净利预降76 89%-84 60%;朗姿股份上半年净利预计增长31 74%—55 69%;三夫户外上半年净利预计增长65 14%-144 65%;美邦服饰
 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克服旱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农产品市场稳定运行,农业经济保持
 作为知名仓储式会员制商店,山姆凭借其独特的商品选品和会员服务模式,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然而近期其商品调整策略却引发很多会员不满
价格实惠、分量实在,还有开盲盒般的惊喜体验……近期,剩菜盲盒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商家将临期食品或当日未售出的食品以随机的方式,
 近日,无菌蛋是否无菌无菌蛋是否比普通鸡蛋更安全等话题引发消费者关注。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相关产品发现,所谓无菌蛋通常指可生食鸡
 发现胆固醇超标,怎么办?胆固醇过高有哪些危害?日常该如何有效管理胆固醇?《营养翻译官》特邀专家,带您科学管理胆固醇,预防心血
减肥这事儿,是不是好多人都头疼过?节食反弹、运动无效、压力肥……这些减肥人的顽疾如何破解?新华网推出的科普短片《打开体重管理门诊的
在全球产业竞合新赛道上,供应链正从后勤部跃升为战略中枢。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启幕。其间,以伊利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修订发布《绿茶 术语》国际标准。该标准由我国牵头修订,得到了全球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关注
近日,保健食品科普深度行首次线下宣传活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一家老年康复护理医疗机构正式拉开帷幕,标志着该系列科普宣传活动的全面启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聚焦天然蜂产物+先进材料的跨学科融合,成功研发出一种具备抗菌、抗炎、抗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多家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在《国家科学评论》上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二氧化碳(CO2
 当地时间7月16日,《Brand Finance2025年度全球最具价值烈酒品牌50强》榜单报告(以下简称榜单)在英国伦敦发布。五粮液以277 78亿
近日,中国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最新报告,益海嘉里金龙鱼再次以卓越表现蝉联2025年C-BPI食用油品牌排行榜榜首,这已是该品牌连续
 冰爽的饮料是夏日解暑利器之一,随着消费者控糖意识的不断提升,用甜味剂代替糖的无糖、低糖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对于甜味剂
 2025年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开幕之际,中国国际商会国际合作交流会在京举行。此次交流会由中
 本周(7月12日—18日),多家白酒、葡萄酒企业发布半年报预告;青岛国际啤酒于7月18日开幕;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6月烟酒类商品
 吃饭、换装、看表演,一批国风餐饮业态凭借美食文化和场景的融合创新逆势发展。  重磅投入、边吃饭边看表演,一批国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