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尖香气怡人,眼前青山如黛。在云南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桥安咖啡庄园,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这儿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赋予了普洱咖啡独特的风味。”庄园负责人金涛说,“很多人都知道普洱茶,如今咖啡让这份普洱味道更加‘香浓’。”
近年来,普洱市进一步放大生态优势,推广良种良法,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咖啡品牌。数据显示,普洱咖啡生豆精品率达46.15%,咖啡产业综合产值3年间增长了3倍多。
立体生态种植,建设标准化基地,咖啡园增产提质
记者走进一片林下咖啡种植基地,浓密的树荫增添了丝丝清凉。“日头太大,咱们要戴帽子,咖啡树也要‘防晒’。”金涛说。
“强烈的阳光直射会导致小粒种咖啡树的树叶枯萎。”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授陈治华介绍,咖啡林中,高于咖啡树的乔木被称作荫蔽树,可以减少阳光直射和极端天气对咖啡树的伤害。
“荫蔽树就像给咖啡树撑起的一把‘伞’,既遮阴挡雨,又构建起保护‘屏障’。”陈治华说,比如天牛会对树木造成伤害,它们喜光照,“咖啡林有一定荫蔽度,天牛就少多了。”
2023年,金涛在林下种了十来亩瑰夏咖啡苗,每亩205棵。而在过去,每亩可种植咖啡苗约330棵。
“种了荫蔽树,虽然咖啡苗的数量少了,但是总体收益提高了。”金涛说,去年种下的瑰夏树苗只有一两棵有生虫,整体品质有保证。如今,金涛的庄园已经构建起“荫蔽树—咖啡树—草本植物”的立体生态种植体系。
过去一段时间,普洱市的咖啡树品种老化、种植过密、管护不科学,整体产值不高。2022年,孟连县推进中低产咖啡园改造和标准化基地建设等工作,金涛迅速着手,改造了自家800亩咖啡园。
一开始,听说改造过程中不但要翻挖,就连施肥方式也要改,许多咖农不大理解:“种了这么多年咖啡,还能种错?”
“翻挖是为了改善土壤状态,截杆可以让主杆再次复壮,测土配方施肥则可以按需‘投喂’咖啡树,提升咖啡生豆品质。”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雄介绍。
金涛说,改造第二年,自家咖啡林每亩增产300公斤,生豆多卖了上百万元。
“普洱市正推动传统咖啡种植模式向绿色生态标准化种植模式转变,普洱咖啡正朝‘精品化’发力。”张雄介绍。
绿色技术升级,助力节能降耗,提升咖啡生豆精品率
在桥安咖啡庄园的餐桌上,常见一道“素炒圆白菜”。圆白菜就种在咖啡加工厂旁,种菜的水则来自清洗咖啡果实的尾水。
一颗咖啡鲜果,需要经过色选分类、脱皮脱胶、水洗、晾晒等初加工工序,才能得到咖啡生豆。“过去采用水洗法,处理1吨鲜果需要用5吨至6吨水,尾水的水质偏酸性。”金涛说,自家咖啡种植基地6000余亩,每年咖啡鲜果采摘量近6000吨,不仅耗水多,污水处理成本也居高不下。
绿色加工,离不开科技助力。2022年,金涛下定决心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引入微水脱胶等绿色技术。“以前靠泡水发酵脱皮脱胶,现在靠机器控制发酵、自动脱胶,1吨鲜果只需50公斤水用于清洗。”
同时,陈治华带领团队持续进行技术攻关,将尾水平衡酸碱度后,用来浇灌菜地、咖啡林。
2022年起,普洱市实施“咖啡生豆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双提升三年行动”,绿色初加工技术和设备更新成为推广重点。张雄说:“3年来,我们新建改造了102个鲜果集中加工厂,覆盖近50万亩咖啡种植园。”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金涛购入干燥机、脱壳机等设备,建成初加工标准化生产线。“咖啡豆卖得好,咖农也受益。”金涛说,2024年产季,咖啡基地391户咖农每户平均收入约15万元。
据统计,普洱咖啡生豆精品率已从2021年的约10%提升至现在的46.15%,目前咖啡精深加工产能超3万吨,2024年产季普洱咖啡产业综合产值达85.08亿元。
延伸产业链条,进行文旅融合,打造区域咖啡品牌
在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附近的一处山谷内,草木蓊郁如绿毯,小凹子咖啡庄园掩映在凤凰树间。
磨粉、注水、闷蒸……小凹子咖啡庄园负责人廖世豪正在制作手冲咖啡。冲好后轻啜一口,唇齿间透着清新的气息。
最初,与普洱市大多数咖啡庄园一样,小凹子咖啡庄园生产的咖啡豆大部分用于原料供应。然而,一段时间咖啡豆的价格波动让他开始思考转型。“咱们这儿生态环境好,发展旅游有基础。现在人们对咖啡的兴趣也不止于品尝,我们可以试试文旅融合的路子。”廖世豪说。
2018年起,小凹子咖啡庄园开始尝试“咖啡+文旅”,游客可以在此来一场“咖啡庄园游”,体验咖啡知识科普、烘焙、冲泡、休闲观光等。2025年初,小凹子咖啡庄园新建的民宿和咖啡体验中心面向游客开放,不久后的春节期间,庄园一天接待游客最多时有1000余名,上半年接待游客数量近2万人。
远在孟连县的金涛,也在桥安咖啡庄园内建起民宿,咖啡产季前后房间常常被订完。目前,普洱市已建成20个精品咖啡庄园,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以上,持续打造区域咖啡品牌。
 在23摄氏度、湿度50%的环境中,一颗新鲜的草莓放了10天依旧饱满鲜亮,不见腐烂痕迹——这个奇迹,来自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当高温热浪席卷上海,年轻消费群体正渴望一种超越传统的消暑体验——既要物理降温,更要情绪释放。8月9日-10日,大窑饮品劲爽制燥所
在过去的市场认知中,冰红茶凭借其经典的柠檬红茶风味,长期主导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与品牌联想。如今,消费者在接触的冰茶 却已不再是单一口
在过去的市场认知中,冰红茶凭借其经典的柠檬红茶风味,长期主导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与品牌联想。如今,消费者在接触的冰茶 却已不再是单一口
在调味品行业,有些企业用速度赢得市场,而有些企业,用时间酿出信任。近日,央视网《品质中国》栏目走进中炬高新的全资企业广东美味鲜调味
8月8日,珍酒李渡董事长吴向东开启个人首场直播,正式推出旗下首款高端精酿啤酒产品牛市,该产品为375ml的铝瓶装,酒精度5 9%,定价88元 瓶
8月12日,君乐宝乳业集团与江南大学在江苏无锡举行君乐宝-江南大学益生菌联合创新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
 农产品电商交易既是串联田间地头与城市餐桌的纽带,又是激活农村经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今年
 市场监管总局8月12日消息,为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压实平台企业、入网食品销售企业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防范网络食品安全风险
 高温潮湿的6—9月是野蘑菌的生长旺季,也是菌类爱好者的狂欢季节。然而,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科不久前却收治了2名食用菌类后出现呕吐
 第113届全国糖酒会将于202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自9月下旬起,配套举办的秋糖季系列展城融合促消费活动也将在南
 8月13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会上公布,活
随着中国民众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体重管理已成为社会热点。全球健康领军USANA积极响应中国体重管理年的号召,决定在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
正值三伏,天气闷热潮湿,胃肠不适、晒伤、空调病等健康问题多发。中医药学蕴含丰富的养生智慧,在防暑降温、祛湿调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形势复杂严峻。暑期外出旅游、野外施工作业处于旺季,安全风险较为突出。遭遇山洪、台风,应如何避险防范
8月7日将迎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中医专家介绍,立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们需遵从秋季的养生方法,养阴润燥、收敛神气,其核心在于
8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健康新闻发布会,邀请多领域权威专家围绕立秋时节养生保健、运动健康、口腔防护及病媒防控等热点话题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8月6日,中国医师协会以岭关爱医师健康专项基金2025医师节关爱医师座谈
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今天,智慧化转型已非医疗行业的选择题,而是关乎医疗服务力的必答题。上海天佑医院作为蓝生脑科智慧医院建设试点
8月7日,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举行的‘政医企资’协同赋能(运动医学)医疗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上,深圳市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概念验
时值8月8日全民健身日,《秒懂健康》栏目为大家带来一份高血压患者夏日运动小贴士。科学运动有益于降压,但做好血压监测和控制是前提。高血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新华网健康频道《秒懂健康》栏目就此推出高血压患者夏日运动指南科普视频,特邀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康针对高血压
8月9日,《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病分会第8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五届血栓防
在明亮的开机室里,11个月大的郭赫(化名)被爸爸轻轻抱在怀中。当工作人员启动他新植入的人工耳蜗时,宝宝原本茫然的眼神忽然闪动一下,小
银花绽放、百合飘香,道地药材连起生态美与百姓富。8月8日-10日,2025年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走进隆回,共话银花与龙牙百合产业高质
创新药研发在当下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2025年上半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43款,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批准创新药48个的全年数量。创新药领
国家疾控局近日印发《传染病疫情预警管理办法(试行)》,旨在规范和指导传染病疫情预警工作,防范和化解传染病疫情风险,预防传染病对人民
近期雷雨频繁,高温高湿环境下,也要注意呵护心脏健康。医学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2℃,湿度高于60%时,心血管系统就开始承受额外压力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牛奶,会与前沿科技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开幕,全球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大会汇聚谷歌、阿里、宇树、商汤等众多顶尖AI企业,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