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以来,浙江以守正创新为引擎,推动中医药从经典传统走向现代产业、从医院门诊走进百姓日常、从文化资源转化为健康动能,书写了一幅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生动画卷。
图为浙江省中医院开展中医市集,吸引市民驻足。浙江省中医院供图
中医药产业:老树新芽,焕发新生机
“中医药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文化的弘扬,更离不开产业的壮大。”在9月9日于杭州举行的浙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仁元如是说道。
浙江省经信厅总工程师李永伟用一组数据展示了二十年的跨越:作为浙江十大历史经典产业,截至2024年,浙江中药产业工业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出口规模分别达到2005年的5倍、6.3倍和2.7倍。
“老树发新芽”的背后,是政策引领、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与品牌培育的系统发力。
浙江不仅推动产业规模壮大,更注重质量跃升。截至2024年,浙江全省规上中药企业达95家,营业收入219亿元。如正大青春宝建成浙江全省首个中药“未来工厂”,寿仙谷、佐力药业等8家企业成功上市,3家获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在“浙产中药”品牌战略推动下,该省20个品种年销售破亿,中医药产业正从“传统经典”走向“现代经典”。
不少中医院也积极打破科研和临床之间的壁垒,加快成果转化。“到今天,我们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合同金额已突破1亿元,也成功研发了多款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疑难病等的诊疗,显著提升了医院服务能力和临床疗效,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能够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何强说。
图为浙江省中医院开展中医市集,惠及民众。浙江省中医院供图
数字赋能:从“云上问诊”到“智能舌诊”
浙江意识到,中医药的未来不仅在于传承千年的方剂,更在于能否与时代同频共振。眼下,数字技术正让古老的岐黄智慧愈发触手可及。
“我们要让中医药通过数字化走进更多家庭、更多场景。”王仁元说。
杭州成为数字赋能中医药的典型样本。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介绍,“数智杭中医”平台推出了“智能舌诊”功能,市民只需上传两张舌象照片,即可获得体质辨识与个性化调理方案,服务量已超百万人次。
在浙江,“云上中医”与“共享中药房”还构建了“线上问诊—智能开方—集中煎药—配送到家”一站式服务,嘉兴海盐县更实现中药4小时内配送上门,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至98.76%。
产业筑基,数字赋能。数字化不仅提升了服务可及性,更重塑了中医药的生产与治理方式。如今,浙江全省中药行业基本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6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医药正借助数字技术,从“一味药、一张方”走向“一个系统、一种生态”。
图为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意大利籍针灸推拿学博士研究生马思默。肖健 摄
文化传承:岐黄薪火,代代相传
在浙江,中医药不再只存于古籍、藏于馆阁,更走进生活、走进年轻一代。
当前,中医养生“圈粉”年轻人,中医药促进“治未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浙江贯通“医、药、养”全链条,丰富中医养生保健、营养指导、药膳食疗等渠道,鼓励医疗机构开发多元健康的产品。
“像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火爆出圈,去年夏天刚推出的时候,上线24小时就卖出了115万帖,今年又推出了升级款,深受年轻人的欢迎。”王仁元介绍道。
无论是产业的振兴还是数字的赋能,最终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文化的滋养。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表示,高校不仅要培养会看病的中医,更要培育懂创新、懂科技、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设立岐黄学院、推行“师承实验班”等模式,构建“院校+师承”双轨培养体系,学生中医类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六次全国第一。近三年用人单位满意度居浙江全省重点建设高校前三。
文化是中医药的根与魂。目前,浙江有12个中医药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杨继洲针灸、绍派伤寒、富阳正骨等深入人心。《浙派中医》系列丛书系统整理1700余位历史名医经验,“中医药进校园”“丹溪文化节”“说医解药大赛”等活动,让中医智慧融入日常。
从一味药的品质提升,到一项技术的数字赋能,再到一代人才的接续培养,浙江以二十年时间,系统构建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生态体系。
展望未来,浙江将继续推进中医药“七位一体”现代化发展,构建服务、产业、科技、人才、数智、文化、治理协同共进的新格局。浙江目标到2030年,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占比40%以上,中医药健康消费规模超1000亿元,培育10家以上中医人工智能企业,推动中医药从“治病”到“治未病”、从“传统经典”到“现代潮流”的深刻转变。
二十年磨一剑,浙江正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定力,书写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案。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不仅在防病治病中独具特色,更在文化传承中承载着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东方哲学。如何让这一文化瑰宝在
每一次修订传染病防治法,都是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此次修订不是一次简单的‘小修小补’,是对传染病防控责任的‘量
长沙晚报9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甘杰)开会时,一侧眼皮却不合时宜地跳动;与人交谈时,嘴角突然不受控制地抽搐;安静休息时
14岁的女孩半年前开始反复发热、腹痛、腹泻,体重下降了十多斤,最终通过肠镜等检查,被诊断为克罗恩病。据介绍,该病偏爱青少年群体,女性
北京市于9月10日正式启动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种。免费接种将于今年11月底结束,自费接种将持续至明年2月底。市卫健委介绍,今年免费流感疫苗接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我国多个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为解决病毒检测缺乏统一标尺这一关键问题,进一步
再刷五分钟手机就睡赶完这份报告就睡……深夜的你是否也常常这样告诉自己?我们都知道熬夜伤身,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它对我们心脏的影响有多
再刷五分钟手机就睡赶完这份报告就睡……深夜的你是否也常常这样告诉自己?我们都知道熬夜伤身,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它对我们心脏的影响有多
随着人们防晒意识提升,防晒产品已经从季节性消费转变为全年必备的护肤品。国家药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今年防晒化妆品备案数量达115
8月,经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权威评定,柳丝木被正式授予全场景肌肤护理品牌开创者认证,成为业内首个提出并系统实践该理念的品牌。
正值开学季,各类学生用品销售迎来高峰,而样式五花八门,功能丰富多样的书包,让不少家长直言挑花了眼。这其中,打着符合人体工学护脊减负
最近,一类被称为痛金的黄金饰品走红。这种与动漫、游戏、影视等IP元素结合的黄金饰品,不仅赢得了大批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而且还创造了最高
Lululemon大幅下调2025财年的全年盈利和销售预测,主要原因是美国市场表现不佳、产品执行问题以及关税成本上升。预计高关税及取消最低免税
为帮助广大消费者科学、安全选用染发剂,9月2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发布相关消费提示,染发剂品类并无所谓的美
截至目前,多家国货美妆品牌交出了上半年成绩单,珀莱雅、上美股份、毛戈平、水羊股份用营收、净利润双增的表现为上半年画上句号。贝泰妮、
本周(9月1日-9月5日)Lululemon下调2025财年全年盈利和销售预测;耐克宣布:计划新一轮裁员;lululemon创始人抛售亚玛芬股票套现约1 6亿美
本周(9月1日—9月5日),BeBeBus母公司再度递表港交所;Harper Hygienics公司进军成人护理用品市场;心相印入选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和增速
1元秒杀!明星同款,白菜价带回家!……直播间里,合金首饰以高颜值、低价格成为消费新宠。近日媒体报道,武汉的胡女士因佩戴网购合金项链
不挥杆的年轻人正成为高尔夫品牌争夺的新目标。9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美国高尔夫生活方式品牌Malbon Golf将与TKG Lifestyle以战略
换季之时,天气并未立刻转凉,但昼夜温差开始加大、空气逐渐干燥。作为临床营养医师,最常被问到的是该怎么吃才能不生病、不长膘?今天就从
秋风渐起,夹带着缕缕水果的甜香。这个季节的果篮子,搭载着水果界的抗氧天团闪亮登场。这些酸甜多汁的免疫卫士,为身体筑起一道抵御寒冬的
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如今,健康生活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养生。可令人意外的是,一些年轻人却因为极端养
很多人在瘦身的道路上都有过类似疑惑:为什么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而我喝的一口凉水却都能转化成脂肪?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易胖体质易瘦体质之
从全局来看,我国罕见病防治已从‘政策空白’阶段迈入‘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近日,在2025年补体日大会上,北京协和
十四五以来,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一批批高端医疗装备纷纷亮相临床,一家家创新企业茁壮成长,一场以中国造为名的医疗装备
又逢新学期开学。近日,多款需要识别孩子指纹才能解锁的儿童指纹水杯,成为不少家长追捧的开学新用品,并持续霸榜某电商平台儿童水杯热销榜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如果持续不退,并伴有白陶土样大便和腹部肿块,家长就要高度警惕了,这可能是胆总管囊肿发出的信号。近日,
脾胃不好百病生秋季是治愈脾胃的黄金季养脾胃这样吃南瓜红薯小米粥、芡实茯苓茶养脾胃这样做温暖神阙穴、推腹这些伤害脾胃的事情你还在做吗
巴西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碳酸饮料中的甜味剂会损害人们的思考和记忆能力,并且似乎会对健康造成长期损害。这项研究于9月3日在美国神经病学
最近,部分防蓝光手机膜被发现不具备防蓝光作用,效果等于保鲜膜。不少粉丝为此向上海辟谣平台询问:屏幕保护膜不能防蓝光,那么防蓝光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