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业务加速调整 头部企业增速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华熙生物于2022年推出品牌“润熙泉”,主打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护肤产品。目前,在多个电商平台,润熙泉官方旗舰店的产品均已清空。华熙生物公开回复,润熙泉不是华熙生物的主要品牌,该品牌的存续对华熙生物的营收和利润贡献没有意义,相关调整是华熙生物聚焦主业和主要品牌的一部分。
无独有偶,江苏聚源上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胶原丽”近日完成注销。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曾专注于胶原蛋白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其注销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重组胶原蛋白前景的质疑。
在化妆品、医美行业,重组胶原蛋白曾被视为继透明质酸(玻尿酸)之后的又一潜力赛道。2021年至2023年,资本纷纷涌入,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等头部企业先后上市。
头部企业的业绩增速也在放缓。被称为“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的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为11.82亿元,同比增长20.6%,然而这一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放缓。2024年上半年,巨子生物营收同比增长58.2%,净利润同比增长47.4%。
锦波生物的情况更为严峻。作为公司收入支柱的医疗器械板块(以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产品“薇旖美”为主),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33.41%,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84.37%大幅收缩。作为国内唯一获批的Ⅲ类重组胶原蛋白注射剂,薇旖美上半年的收入为6.45亿元,同比增长34.7%,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90.59%,同比增速降低超65个百分点。
有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总监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重组胶原蛋白的技术门槛被严重低估了。其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保持胶原蛋白的生物活性。重组胶原蛋白在实验室里能做出来,但一进入产业化阶段就容易出现问题,产量和活性难以兼顾。目前国内真正掌握重组胶原蛋白核心技术的企业屈指可数,很多企业只是在跟风。”
行业面临技术挑战 成分应用仍有疑点
在应用方面,重组胶原蛋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技术挑战。
国内一家生物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刘瑶告诉记者,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虽然产量高、成本低,但其表达的重组胶原蛋白缺乏天然胶原蛋白特有的羟脯氨酸,直接影响其三螺旋结构的形成和生物活性。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虽然能够产生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胶原蛋白,但成本高昂,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尽管部分基础研究显示重组胶原蛋白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但大规模临床研究数据仍然不足,难以支撑其在专业医疗渠道的广泛应用。”刘瑶说。
在此情况下,多数投身这个赛道的企业却选择了“重营销轻研发”。从目前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两大头部企业的财报上可以看出,企业大部分费用仍用于市场营销与推广。2025年上半年,锦波生物销售费用约为1.81亿元,同比增长67.77%,远超营收增速。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3.18个百分点,达21.05%。
巨子生物同样面临销售费用增长的问题。2025年上半年,巨子生物的销售及经销开支为10.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7%。以此计算,其上半年销售及经销开支占收入的比例约为34%。
与销售费用形成对比的是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巨子生物的研发成本为410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5%,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为1.32%。
资本态度转向理性 行业洗牌加速进行
回顾重组胶原蛋白的发展历程,2021年至2022年,该赛道迎来投资热潮,多家企业获得大额融资。然而,随着技术产业化进程放缓和市场推广效果不及预期,资本对胶原蛋白的态度开始趋于理性。
当前,投资机构更加关注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产业化进展和商业化落地情况,而不是单纯的概念和故事。
巨子生物股价自今年5月触及85.14元/股的高点之后持续回落,6月中旬一度跌至48.6元/股的阶段低点,9月11日报收63.3元/股,较高点累计下跌约25.7%。锦波生物的股价于今年6月底达到阶段性高点,目前已经回撤了超过20%。
有投资人直言:“企业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避免盲目跟风。要么在技术上突破,要么在应用上创新,要么在成本上控制,同质化竞争没有出路。”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下一代重组胶原蛋白技术正在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发新的表达系统,如植物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等,以期在保证蛋白活性的同时降低成本;二是改进发酵和纯化工艺,提高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三是通过蛋白质工程手段设计开发具有新功能的重组胶原蛋白。无论哪个方向,都需要业内的参与者踏踏实实做好技术研发。
纵观2025年秋季国际秀场,原本属于针织裙的季节开启了更多样化的时髦思路:不仅绸缎裙、牛仔裙、迷笛半裙等款式的设计都有着复古回归的趋势
近日,国内美妆行业接连传出两家企业调整胶原蛋白业务的消息。华熙生物旗下专注胶原蛋白业务的品牌润熙泉被传已停止运营,而江苏聚源上美生
今年4月,素有最全化妆品小样门店之称的HARMAY话梅分别在佛山、南京等地一口气开出了4家新门店;2024年初,美妆零售集合店调色师母公司KK集
近日,潮玩IP与奢侈品牌包袋联名再成热点话题。记者留意到,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品牌Moynat(摩奈)官宣与被称为Labubu之父的艺术家龙家
9月15日,全球化妆品科研盛会IFSCC(国际化妆品科技联盟大会)在法国戛纳启幕。会上,百年国妆品牌百雀羚的研发工程师苗君斩获青年科学家大
2022年射频美容仪被纳入Ⅲ类医疗器械管理,这道 分水岭 彻底重塑了行业格局。截至2025年7月,国内仅4家企业获批该资质,3家跻身主流电商
小黑瓶喷一喷,老阿姨遗传性花发(白发)渐渐变黑;测评网红请自己老妈亲测小黑瓶,1个月后满头白发变黑发……最近,一款标称香港大药房复
朱二奴展示河湟刺绣技艺。 采访对象供图鲜艳的花瓣层层展开,四周以佛手、蝴蝶、石榴等图案做点缀,一朵朵来自土族的生命之花跨越千里,来
截至目前,国产宠物食品、用品各企业均发布上半年财报,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基于自主品牌业务的推动,乖宝宠物、中宠股份等实现了营收、
2025年第1批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老年健步鞋产品54批次,其中,销售环节38批次,网售环节16批次。本次抽查依据GB T 15107-2013《旅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不仅在防病治病中独具特色,更在文化传承中承载着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东方哲学。如何让这一文化瑰宝在
每一次修订传染病防治法,都是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总结,此次修订不是一次简单的‘小修小补’,是对传染病防控责任的‘量
长沙晚报9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甘杰)开会时,一侧眼皮却不合时宜地跳动;与人交谈时,嘴角突然不受控制地抽搐;安静休息时
14岁的女孩半年前开始反复发热、腹痛、腹泻,体重下降了十多斤,最终通过肠镜等检查,被诊断为克罗恩病。据介绍,该病偏爱青少年群体,女性
北京市于9月10日正式启动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种。免费接种将于今年11月底结束,自费接种将持续至明年2月底。市卫健委介绍,今年免费流感疫苗接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我国多个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为解决病毒检测缺乏统一标尺这一关键问题,进一步
再刷五分钟手机就睡赶完这份报告就睡……深夜的你是否也常常这样告诉自己?我们都知道熬夜伤身,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它对我们心脏的影响有多
再刷五分钟手机就睡赶完这份报告就睡……深夜的你是否也常常这样告诉自己?我们都知道熬夜伤身,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它对我们心脏的影响有多
随着人们防晒意识提升,防晒产品已经从季节性消费转变为全年必备的护肤品。国家药监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今年防晒化妆品备案数量达115
8月,经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权威评定,柳丝木被正式授予全场景肌肤护理品牌开创者认证,成为业内首个提出并系统实践该理念的品牌。
正值开学季,各类学生用品销售迎来高峰,而样式五花八门,功能丰富多样的书包,让不少家长直言挑花了眼。这其中,打着符合人体工学护脊减负
最近,一类被称为痛金的黄金饰品走红。这种与动漫、游戏、影视等IP元素结合的黄金饰品,不仅赢得了大批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而且还创造了最高
Lululemon大幅下调2025财年的全年盈利和销售预测,主要原因是美国市场表现不佳、产品执行问题以及关税成本上升。预计高关税及取消最低免税
为帮助广大消费者科学、安全选用染发剂,9月2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联合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发布相关消费提示,染发剂品类并无所谓的美
截至目前,多家国货美妆品牌交出了上半年成绩单,珀莱雅、上美股份、毛戈平、水羊股份用营收、净利润双增的表现为上半年画上句号。贝泰妮、
本周(9月1日-9月5日)Lululemon下调2025财年全年盈利和销售预测;耐克宣布:计划新一轮裁员;lululemon创始人抛售亚玛芬股票套现约1 6亿美
本周(9月1日—9月5日),BeBeBus母公司再度递表港交所;Harper Hygienics公司进军成人护理用品市场;心相印入选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和增速
1元秒杀!明星同款,白菜价带回家!……直播间里,合金首饰以高颜值、低价格成为消费新宠。近日媒体报道,武汉的胡女士因佩戴网购合金项链
不挥杆的年轻人正成为高尔夫品牌争夺的新目标。9月7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美国高尔夫生活方式品牌Malbon Golf将与TKG Lifestyle以战略
换季之时,天气并未立刻转凉,但昼夜温差开始加大、空气逐渐干燥。作为临床营养医师,最常被问到的是该怎么吃才能不生病、不长膘?今天就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