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个习惯让膝关节越用越废
■体重过大
体重过大是膝关节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肥胖一方面会导致严重的过载和负重损伤关节,另一方面会导致脂肪组织内脂肪细胞产生瘦素和脂联素的代谢异常,引起关节炎。
■短期暴走
平时没有运动习惯、每天久坐不动的人,腿部肌肉力量通常不足,如果突然长时间、长距离暴走,很容易造成膝关节的不稳定。
■经常久坐
长期久坐的人,腿部肌肉得不到锻炼,会造成肌肉僵硬、无力,不仅起不到保护膝关节的作用,还会导致膝关节稳定性变差。
■频繁下蹲
在下蹲过程中,膝关节的关节软骨会反复受到摩擦和挤压,膝关节韧带以及半月板也会受到牵拉和挤压,进而引起组织损伤、水肿,甚至关节软骨的剥脱,最终可能发展成膝关节的退行性骨性关节炎。
■不良坐姿
盘腿坐时,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重力作用下,它会承受下沉的力量,导致内外侧受力不均匀。久而久之,膝关节也易出现变形。
跷二郎腿时,腿部膝关节内外侧受力不均,长此以往会导致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加速膝盖软骨的磨损。
■穿高跟鞋
鞋跟越高,膝盖内侧所受的力量也越大,长期穿高跟鞋,膝盖内侧的磨损自然更大,也会增加膝关节的磨损。
02 留意膝关节的4个报警信号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如何才能尽早发现膝关节损伤和老化呢?
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主任医师史冬泉指出,膝盖老化有“四个一”报警信号。
■一爬就疼
一爬山、一爬楼梯膝盖就痛。关节疼痛是膝骨关节炎最早期、最多见的典型特征,开始时多为轻至中度的间歇性局部钝痛,疼痛多在活动时或劳累后发生。疼痛最常见的部位是膝关节内侧、前侧,多在由静转动、负重、蹲起或上下楼时比较明显。
■一蹲就扶
当我们下蹲起身时,必须撑着自己膝盖,或者需要扶着一边的墙,靠手臂支撑辅助的力量才能起身,会感觉蹲下去再起身是件很困难的事。这可能是因为髌股关节出现了软骨损伤导致关节无力。除了难以起身外,还可能会有膝盖打软,经常发生“差点跌倒”的问题。
■一起就僵
早上一起床,会感觉膝盖僵硬。早期常较轻微,仅在晨起或久坐后感觉关节活动不灵便,稍微活动后就可以缓解,这个现象称作“晨僵”。晨僵一般持续数分钟,极少超过30分钟。活动受限还体现在关节的活动度减小,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两方面都会减少。
■一动就肿
如果因为走得多,站久了,走路时拎重物或是爬山爬楼了,膝盖就肿了,这可能是因为膝关节滑膜炎导致的膝关节积液。
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才能守护膝盖健康。
03 做好这几点,有效保护膝关节
■多吃含钙食物
补钙可以有效地保护膝关节,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奶制品、蔬菜及紫菜、海带、虾、鱼等海产品,同时多晒太阳以促进钙吸收。
■补充优质蛋白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是骨细胞生长和修复过程中的必需物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营养和运动管理专家共识》建议,每人每日摄入蛋白质0.8~1.0克/千克。
多样化的蛋白质摄入,搭配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都是摄食蛋白质的好方法,鸡蛋、牛奶或酸奶、鱼、虾、畜禽肉、豆制品都是不错的选择。
■鞋底不要太薄
日常生活中鞋跟以2~3厘米为宜,以减少膝关节压力。鞋底不宜太薄,也会给膝盖带来不利影响。
■运动量力而行
日常要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做好热身活动,适量活动、拉伸。做剧烈运动时,热身时间不要少于10分钟。
运动类型可以是快走、慢走、室内脚踏车、游泳、高抬腿等运动的多元组合,这些是保护膝盖最好的运动方式,它们对膝盖的损伤更低。
■多做抬腿动作
平时可以多做抬腿的动作来增强大腿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的磨损。
■做好关节保暖
膝关节受凉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疼痛和不适。因此,在寒冷天气中要特别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工作。除了穿着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外,还可以采用佩戴保暖护膝、穿厚袜子、热水泡脚和保暖贴等辅助保暖措施,确保膝关节免受寒冷侵袭。
■养成良好习惯
日常要避免久站、久走、久蹲,比如伏在地板上擦地等,以免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变;同时,也要尽量避免长期爬楼梯、爬坡、爬山等,避免长时间坐矮板凳,以及蹲坑时间过长。
记者3日获悉,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建立了卫生健康委协商议事工作机制,在医疗服务均衡发展、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卫生健康协同治理等多个方面实
突然腿软、关节咔咔响,上下楼膝盖疼痛、半月板受伤……如今,膝盖不舒服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膝盖会变得脆弱?其实,日常生活里的这些习惯
记者3日获悉,一位37岁的高血压患者张磊(化名)脑干出血15ml,命悬一线,上海专家为其精准手术清除血肿,最大程度保护神经纤维。经历一个月
你以为夏天只能靠吹空调、吃冰棍、喝冷饮来给身体降温吗?其实不然!中医却建议:天气越热,越要趁热打铁——喝热茶、晒晒背、泡泡脚……这
今年最强高温来袭白天热、夜里也热尤其是中东部遭遇了今年以来范围最大 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酷热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
血管能变成水泥管?近期一位医生展示的患者血管标本照片触目惊心,从血管中取出的硬化斑块硬得跟石头一样,敲在桌子上发出刺耳的梆梆声!千
癫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一直位列世界卫生组织(WHO)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由上海抗癫痫协会等主办的第十九个6
在四川,炎炎夏日,当热辣滚烫的火锅与冰爽Q弹的冰粉和凉虾相遇,便是蜀地特有的味觉冰火二重奏。如今,冰粉、凉虾在保持传统制作手艺的同
情绪X光机、TI神经调控技术、沉浸式 VR治疗系统、帕金森病自体干细胞移植以及TIS无创深脑电刺激,这些极具科幻色彩的名词已在情绪障碍和帕
黄梅天里,天气闷热且湿度增大,身体容易出现不适。近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了解到,一周内医院心血管内科就已收治了十余名急性心
近期,洪涝灾害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做好灾后的消毒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洪涝灾害后不同方
今天(29日)起进入世界过敏周,很多人认为春季是一年中过敏最高发的季节,其实每年夏季各大医院的过敏患者同样很多。光敏食物药物或诱发紫外
提到 碳水化合物,关注体重管理的人群一定不陌生。这种营养素让人又爱又恨 —— 有人对它欲罢不能,而减肥者则将其视为 大敌。碳水常被
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以下简称:集聚区)29日在闵行区正式启动建设。6月29日,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在闵行区
这样做可以快速入睡?吃这种油更容易让人发胖?没太阳的日子就不用防晒了?睡觉时开风扇比开空调更健康?燃油宝能凭空变出半箱油?生活中与
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
你的眼中、胸前或腿上有没有出现一些红血丝?有的单独出现有的密集分布大多数没有明显不舒服……身上的红血丝可能提示着哪些健康隐患?有些
夏天到了洞洞鞋因其柔软、舒适等特点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然而,近日一些网友穿洞洞鞋却发现患上脚气↓↓↓看着透气的洞洞鞋为何
近年来,在国家大健康战略的推动下,食药同源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不仅是养生品增速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也成为大健康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孩子放假天天睡懒觉,晚上怎么叫都不肯睡怎么办?沉迷上网打游戏,家长该怎么把孩子从网中拉出来?暑假亲子相处时间多,家长与孩子如何加强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30日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
有些防晒衣为何不防晒?皮肤科医生:别迷信黑科技,厚度要达标防晒衣、防晒面罩、墨镜全副武装,入夏以来,四川盆地气温持续攀升,街头巷尾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控糖风,说控糖能减肥,能美容、养颜,控糖 60 天就能从油腻大叔变成健硕型男,还能预防各种慢性病。身边好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衰老》北京时间6月30日夜间在线发表一篇衰老研究论文称,炎症性衰老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慢性低度炎症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人类行为》北京时间6月30日夜间在线发表一篇心理学论文指出,人类倾向于拒绝来自人工智能(AI)对话机
记者1日从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获悉,由该院与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专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岐黄丝路第九期中医药诊疗技术国际培训班(简称培训班)近日
咖啡早已融入现代人生活,成为无数上班族的日常刚需。但要知道,这杯能量水喝对了能提神醒脑,喝错了可能危害健康。续命or促癌?或取决于一
鱼刺卡喉后喝热水无法软化鱼刺,反而可能烫到喉咙,或加剧喉部黏膜充血,引发水肿,导致呼吸困难或剧烈咳嗽。盲目喝热水吞咽,还有可能使鱼
6月21日,中国奥委会2025年第39届奥林匹克日活动顺利举行,本届活动以动就一起为主题,在北京、深圳、南京、宁波、张家口、承德、海阳、崇
近期,来自中国的玩偶LABUBU,在海外掀起了火热的换装热潮。有人在店里为抢购LABUBU争吵,地铁上有女孩一边乘车一边给娃娃梳头,街头的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