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不知道该看哪个指标
看到箭头多先别慌
抓住这几个关键指标
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
就能快速抓住重点
↓↓↓
血常规优先关注这4个核心指标
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它是人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血红蛋白的指标主要是看有没有贫血。
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90~11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60g/L以下为重度贫血。
数值升高:血液系统疾病
常见于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数值降低:贫血
当血红蛋白偏低时,说明可能贫血,此时可能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头晕等不舒服症状。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就要看看是不是贫血了。医生提示,千万不要忽视贫血的严重程度,觉得多吃点补补就行,一定要找到病因,避免贫血导致晕厥、突发心脑血管意外。
血小板(PLT)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具有止血凝血等功能。正常值通常为(100~300)×10 /L。
数值升高:血栓风险
血小板数值轻度升高(<450×10 /L)多与生理性因素相关,包括运动后应激、熬夜或月经周期影响。当数值长时间超过600×10 /L,且伴随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需警惕感染或肿瘤等病理性因素。
数值过低:出血风险
正常范围是(100~300)×10 /L,如果太低了,就会有出血的风险。
注意:
血小板数值本身并非血栓风险的直接评估指标,需结合凝血功能检测(如D-二聚体)、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进行综合判断。
轻度异常者,建议间隔1~2周复查,必要时需进一步检查。
长期吃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或其他抗凝药物的人,更应该关注血小板。
白细胞(WBC)
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体内时,白细胞能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正常值为(4.0~10.0)x10 /L。
数值增高:体内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作为人体免疫防御的核心细胞,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可能是感染的信号,即有炎症,也可能与手术、剧烈运动等应激状态相关。千万不要仅凭血常规结果自行服用抗生素,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专业医师判断。
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常伴随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数值降低:免疫力可能下降了
白细胞数值太低提示免疫力可能下降了。常见于病毒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脏功能亢进等。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此时需要做的就是看医生,以免耽误病情。
次要指标需结合临床判断
淋巴细胞比例:如发烧、感冒了,发现淋巴细胞高,病毒感染可能性更大。
中性粒细胞比例:如果发烧、感冒了,发现中性粒细胞高,细菌感染可能性更大。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如果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往往提示身体有过敏反应或者体内存在寄生虫。
注意:
看到自己的血常规报告有异常时千万别慌,因为单一的箭头可能代表疾病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还是要结合多个指标以及症状,及时找医生检查判断,避免过度诊疗。
白细胞、血小板数值偏低者,可适当运动,加快血液循环后再复查血常规。
大多数箭头设计出来是给医生看的,并不是给病人看的。知道一些最基本的健康知识是必要的,但不要胡思乱想。
抽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查影响因素很多,为保证检测准确性,请注意以下事项:
体检前3~5天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避免饮酒。保证良好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体检前一天20点后禁食,可以喝水。
穿袖口宽松的衣服,抽血时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收缩,增加采血难度。
采血后按压穿刺点3~5分钟,直至不出血。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必要时饮少量糖水,待症状消失后再离开。
如检测结果有异常,不要紧张,一定要看医生。如果是住院患者并检测结果异常,请本人及家属一定要遵医嘱,可能会多次抽血排除试验误差,进行治疗前评估、治疗效果评价及监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许多人不知道该看哪个指标看到箭头多先别慌抓住这几个关键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就能快速抓住重点↓&
夏季高温,孩子穿衣单薄,肌肤裸露较多且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发生烫伤。就在前不久,江苏常州市民钱女士3岁多的孙子在家中玩耍时,不慎碰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意思是在夏季人体容易受到暑邪影响从而出现虚损如果你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就说明你血虚了如果你的身体这5处发红则
罹患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小郑(化名)在上海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记者2日获悉,在上海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医生通过仅6厘米切口的神经靶
游泳泡温泉后孩子就陷入了昏迷,随后转入重症监护……日前,一位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孩子感染阿米巴食脑虫,情况危急,引发关注。帖文
疫苗是守护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屏障,但对于早产儿、过敏、免疫功能异常等特殊健康状态的儿童,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能接种疫苗吗?会不会有
记者3日获悉,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建立了卫生健康委协商议事工作机制,在医疗服务均衡发展、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卫生健康协同治理等多个方面实
突然腿软、关节咔咔响,上下楼膝盖疼痛、半月板受伤……如今,膝盖不舒服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膝盖会变得脆弱?其实,日常生活里的这些习惯
记者3日获悉,一位37岁的高血压患者张磊(化名)脑干出血15ml,命悬一线,上海专家为其精准手术清除血肿,最大程度保护神经纤维。经历一个月
你以为夏天只能靠吹空调、吃冰棍、喝冷饮来给身体降温吗?其实不然!中医却建议:天气越热,越要趁热打铁——喝热茶、晒晒背、泡泡脚……这
今年最强高温来袭白天热、夜里也热尤其是中东部遭遇了今年以来范围最大 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酷热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
血管能变成水泥管?近期一位医生展示的患者血管标本照片触目惊心,从血管中取出的硬化斑块硬得跟石头一样,敲在桌子上发出刺耳的梆梆声!千
癫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一直位列世界卫生组织(WHO)重点防治的五大神经精神疾病之一。由上海抗癫痫协会等主办的第十九个6
在四川,炎炎夏日,当热辣滚烫的火锅与冰爽Q弹的冰粉和凉虾相遇,便是蜀地特有的味觉冰火二重奏。如今,冰粉、凉虾在保持传统制作手艺的同
情绪X光机、TI神经调控技术、沉浸式 VR治疗系统、帕金森病自体干细胞移植以及TIS无创深脑电刺激,这些极具科幻色彩的名词已在情绪障碍和帕
黄梅天里,天气闷热且湿度增大,身体容易出现不适。近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了解到,一周内医院心血管内科就已收治了十余名急性心
近期,洪涝灾害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做好灾后的消毒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洪涝灾害后不同方
今天(29日)起进入世界过敏周,很多人认为春季是一年中过敏最高发的季节,其实每年夏季各大医院的过敏患者同样很多。光敏食物药物或诱发紫外
提到 碳水化合物,关注体重管理的人群一定不陌生。这种营养素让人又爱又恨 —— 有人对它欲罢不能,而减肥者则将其视为 大敌。碳水常被
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以下简称:集聚区)29日在闵行区正式启动建设。6月29日,上海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在闵行区
这样做可以快速入睡?吃这种油更容易让人发胖?没太阳的日子就不用防晒了?睡觉时开风扇比开空调更健康?燃油宝能凭空变出半箱油?生活中与
肥胖症是以体内脂肪聚积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儿童时期的肥胖,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近年来,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上升
你的眼中、胸前或腿上有没有出现一些红血丝?有的单独出现有的密集分布大多数没有明显不舒服……身上的红血丝可能提示着哪些健康隐患?有些
夏天到了洞洞鞋因其柔软、舒适等特点成为不少人的心头好然而,近日一些网友穿洞洞鞋却发现患上脚气↓↓↓看着透气的洞洞鞋为何
近年来,在国家大健康战略的推动下,食药同源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不仅是养生品增速最快的细分行业之一,也成为大健康产业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
孩子放假天天睡懒觉,晚上怎么叫都不肯睡怎么办?沉迷上网打游戏,家长该怎么把孩子从网中拉出来?暑假亲子相处时间多,家长与孩子如何加强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30日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
有些防晒衣为何不防晒?皮肤科医生:别迷信黑科技,厚度要达标防晒衣、防晒面罩、墨镜全副武装,入夏以来,四川盆地气温持续攀升,街头巷尾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控糖风,说控糖能减肥,能美容、养颜,控糖 60 天就能从油腻大叔变成健硕型男,还能预防各种慢性病。身边好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衰老》北京时间6月30日夜间在线发表一篇衰老研究论文称,炎症性衰老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慢性低度炎症